小学生学习写作文,如何让老师少操心、家长少费心?
1、写作文这种东西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还是靠模范、背诵、记忆,不断的强化积累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2、多阅读,博闻强记,作文水平会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差不多。除非表现出极有天赋的。当然站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之下,作文写得更好又能怎么样?能有多大特色?写作文其实根本不用操多少心,语言文字这种东西重要的都是积累,熟悉,多学多用,多看,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不像理工科,一旦基础不牢,再也补不回来了,会越来越难,逻辑性强。作文这种就简单。
3、当今社会,自然科学,高科技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基因学、医学这些才是核心行业,长期来看都有发展潜力。
一、积少成多,注重积累
怎么积累呢?那肯定是优先记好词好句呀,优美的诗歌,我这里推荐一本我在读的书《苹果树上的梦。里面的诗歌极其优美,都是名家之作,我分享一个片段
梦里 我把你叫醒
不要问我是谁 我只想和你一起跳支舞
在云彩天堂上 在雨街青草旁
对了 还要带着风了玲花和那会唱歌的蝴蝶
一起在苹果树上
亲亲偷梦的小妖精
然后就是坚持每天写一小段话,尽量修饰,努力写到最好,长此以往,孩子的作文水平就不愁不能提高。
二、百回该
谁的优秀作文都是一气呵成的?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呀,所以要培养孩子打草稿,修改的习惯,养成写一篇作文,然后慢慢修改,终会越写越好!作文 不厌百回改。
三、多写
你看再多的作文书,不去写,始终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哟,所以要坚持去写。我建议的量是一周一篇!
欢迎关注,有问题私信我即可,必回!
诚谢邀请。
小学生学习写作文,如何让老师少操心、家长少费心?
学生写作文,其实根本不需要老师操心、家长费心。如果学生写作文,老师跟着操心,家长跟着费心,不仅不利于学生写好作文,还会影响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信心和毅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写作时学生自己的事,用得着老师操心、家长费心么?教师和家长能替代学生写作么?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操的心越大、家长费的心思越多,学生越不会写作。为啥?因为干扰因素太多,学生无法写自己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想法。日子长了,教师无法坚持,家长无法坚持,最终受害的一定是学生本人。
因此,我向来反对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写作干涉过多、操心太多。要相信学生,相信孩子。信任是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它能够改变学生对外界的感知,对社会的观察,对情感的理解,对事物的把握。相信孩子,就能成就孩子。
写作是非常个性化的活动,除了当事者谁也无法替代,为什么要瞎操心、瞎费心呢?但是,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所有的写作应该首先来自自己真实的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发现乐趣,发现意义。
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放手写作,相信孩子,不要操无谓的心,不要费无谓的心。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最好的素材,放弃干扰,让孩子“我手写我心”。
再次感谢邀请。
小学生学习写作文,只要按照写作文的训练逻辑来训练,就能让老师少操心、家长少费心。
为了弄清楚写作文的训练逻辑,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孩子写作文要从写作的陌生期、恐惧期进入到熟悉期。
刚刚开始写作,孩子什么都不了解,充满了好奇、陌生,但随着作文的写作,有些孩子对写作就会充满了恐惧和害怕,后面甚至一提作文就痛苦。
这个时候需要教会孩子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想法,写自己的感受。通过十篇左右的作文练习,就可以突破对作文的恐惧害怕。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可以运用我们灵感写作的三个原则,具体可以看看这个***说明。 ***加载中...
2、孩子写作文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就需要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写孩子的感觉体验、情绪体验和脑袋想法。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孩子自己来写,可以快速的训练孩子写出自己的内容,围绕自己写就是最简单的事情。
3、训练孩子的作文构思能力。构思就是在结构中思考,就是运用结构思维图帮助自己思考,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进行作文构思,快速学会作文构思的能力。
4、作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我们看到孩子的作文时,总喜欢找出孩子的作文漏洞,试想想孩子才多大,才写多少篇作文,就想孩子一步登天,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以鼓励为主,看到孩子写了一段话写的不错,鼓励鼓励;看到孩子用词用的不错,鼓励鼓励;看到孩子的描写不错,鼓励鼓励……
结束语
只要孩子按照这个正确的方法和逻辑进行训练,孩子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的,而且都不需要跟多少老师学习写作文就可以把作文写好的。
【我是童教雷老师,在头条上开设了一个专门讲作文训练方法的课程,欢迎您购买加入我们《灵感写作——轻松让孩子写作文》的训练营,一起坚持写作,一起成长。】
阅读~积累~记忆~运用,这应该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一般方程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信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家两败俱伤”的道理。平时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习作教学时时渗透到每一节课中。 首先从拟题方法教起,辩识语文书中每一篇课例的命题方法,从而逐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然后从词语的选用,到语句的锤炼,到段落的安排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在阅读讲解时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领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尤其是书中要求背诵的段落,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么是精彩的环境描写,要么是惊险***的打斗场面亦或是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这些一定让学生熟记于心,长久记忆。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你的教学常规路子,也就知道在课堂上要学什么知识和技能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还需要孩子们参与课外阅读,并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和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教给的方法一样,摘录好词好句,摘抄优美句段。到这一步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要熟读成诵,能用心记下来。只有这样将来写作文的时候这才能信手拈来。也正如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所说“资料充实,取材就可以左右逢源,语言丰富,下笔才能够行云流水。”做到了这些,我想遇到作文时老师摇头、家长挠头、学生咬笔头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什么能够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笔者认为,《祭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并无不妥,而是实至名归。
其一,单就书法造诣流传后世,已成公认的极品,无可辩驳。
其二,《祭侄文稿》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了一个"情"字,成为千古范文。
书言志,文显情,才情俱佳,《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和地位,不容置疑。
在我的理解中,《祭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并不合适。对比一下,总结了以下几点区分:
一是“文无第一”的原因,所谓“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二是《祭侄文稿》的艺术感染力过于强烈,不若兰亭序之“惠风和畅”容易让人接受及使人向往;
三是颜鲁公其人比王羲之更具正能量价值;
四是鲁公晚生,前面一有先入为主者。
至如《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前面已略有提及。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及其第三子颜季明苦战三日,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解至洛阳凌迟处死。
乾元元年,颜真卿派杲卿长子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
可以想见鲁公书写时的情绪如何——笔墨的工拙已无暇顾及,全赖书写功夫积累和精神意志的自然流露。文稿线条凝重,笔力艰涩,笔势雄奇,无法之法纯以神得。情绪随文稿内容而波动,沉痛悲愤,掩抑不能自持,笔墨线条与情绪高度一致。
无意于书的笔墨结体和强烈的情感勃发而产生的视觉冲击、可感知的情绪冲击,诞生了“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文稿书法。
文稿渴笔纵横,牵带连绵,行笔的痕迹和笔锋圆转遒劲清晰可见,虽非刻求,但仍以圆笔中锋行笔,藏锋出入,乃潜意为之。 文稿不同于兰亭序秀逸妩媚的风格,宽绰疏朗,形散而神敛,全依真情挥洒。
《祭侄文稿》是无意于佳乃佳的极致。它不是书法艺术作品,而只是一篇祭文;写的也不是字,是血泪。甚至,去评价他的艺术价值都是亵渎——因为去评价它的艺术之美,是建立在颜鲁公的痛苦之上的——君子不为。
妄谈《祭侄文稿》的地位,当以“书不掩人,人不唯书”视之。
以鲁公之忠勇可鉴,垂范后世的人格,身后如此之文稿,竟被无良之人偷览于倭国,徒乎可恨!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近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借《祭侄文稿》与日本展览,着实让这幅作品火🔥了一把。
说实话最初看到《祭侄文稿》的时候真不觉得有多好,但过了好多年后,现在在去欣赏这幅作品,却真真实实的感觉到一种情绪的感染,这就是一幅优秀书法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颜真卿的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在北宋苏轼之后,才真正确立起来的。之前对颜真卿的评价一般就是说他,善书,忠义,甚至《淳化阁帖》都未曾收录颜书。宋代苏轼开启了尚意书风,确立了字如其人的标准。因此苏轼对颜真卿推崇备至,有诗云“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颜真卿的是因为他突破了二王的风格,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因此为他赢得了书法地位。而《祭侄文稿》是他流传下来的仅有的一两幅真迹之一,所以难能可贵。
第二,《祭侄文稿》的背景是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镇守常山郡,后被叛军围逼,城破父陷子亡。等后来颜真卿收复河北后,再派人去战场寻找二人尸骨时,只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一些肢体,没有全尸。颜真卿就是后来对着侄儿的头颅,写下的这篇祭文。
第三,这幅作品是草稿,因此作者颜真卿当时那种悲痛的情感,能让一千多年以后的我们,再次看到这幅书作时,还能被感动。作品中随着作者的叙述内容,而情感不断的变化,表现在书法线条上就是有时用笔比较轻快,例如一开始会议颜季明小时候的事时,线条比较细,比较轻快,也无涂抹。那么全篇开篇是介绍自己的官职和颜季明被追赠的官职时,用笔就比较庄重,认真没有涂抹。而在会忆战况时“孤城围逼,父陷子死”时,笔力不觉随着情绪的凝重而加重,开始多了涂抹。所以这幅作品是有感染力的,不只是书法好而已。
书法史上,颜真卿的地位与二王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幅作品也只能排第二了。不过它是行书真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