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是众所周知的大清官,但是有人说他只是图名,不知道大家怎么样看?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
海瑞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这是海瑞的人生轨迹。
这些事情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但是为什么又会有人说海瑞是图名,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太浮躁了,我相信很多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人死万事皆休,人都没了,这名声又什么用?可能有的人又会说,可以留给后代使用啊!这好像也很难,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这电视剧里面的那段,纪晓岚和和珅在牢里的对话,和珅说:“清官令人敬,也令人畏",记得有个桥段,海瑞逼死自己孩子的事情,是因为一个烧饼的吧!
我们不是海瑞,没有办法具体知道他想要什么,但是从他的所做所为,我更愿意相信,海瑞就是想为当时的大明朝固本清源,为了当时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并没有为了自己,不管是名还是利。我们不用自己阴暗的思想去度量这样一位无私的人,至少我不会去这样想。
诚邀,这里是行话历史!欢迎关注。
个人对海瑞的评价不是很高。
(在这里推荐提问者可以看一下万历十五年或者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你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
首先你说只是图名,我觉得海瑞确实有图名的想法和意愿,也和那个时代整个的问人潮流有关系。但是呢,也不能够一棍子打死,应该客观看待。
第一方面来说,海瑞确实可以说是一个清官,他死的时候官至二品,留着了仅仅白银十几两,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包养一个小妾都需要50两。他母亲过大寿的时候,他只给母亲买了2两猪肉,可以说是极端节俭的一个人。
他同样嫉恶如仇,打击豪强,一贯主张严惩贪官污吏,非常推崇朱元璋的重典措施,也确实在部分地区取得了一些成就。
他敢直言犯上,骂皇帝,语言尖酸刻薄,处处不留情面,这也让整个朝廷都对他畏惧三分。
但是!
第二个方面来讲,海瑞真的是那个时代特殊的一个文人产物。
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就感,满足感,海瑞也是如此,明朝的文人,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直谏,然后让皇帝杀死,从而成就自己的美名。
这也是为什么海瑞都蹬鼻子上脸了,皇帝依然没有杀他,因为杀了他就满足了他,坐实了自己昏庸的名声,也成就了他。
具体他的一些做法好坏在此就不做过多论述,总之好坏参半吧!
海瑞当官,是为名?
自古以来当官让人"趋之若鹜",无非是"为名图利",没有人能逃出"名利"这个圈子!
可以试问一下自己,长大要做什么?以后想做什么?
小时候的梦想"科学家","画家","作家","老师","医生",等等。长大后的梦想"老板","大老板","经理","CEO","财务自由者","创业者",等等。
谁能淡泊名利?有么?请留言!
绝大部分人都在想"人前显赫","功成名就"!我也是,嘿嘿,志同道合者,可以留言。
今人尚且如此,为何对古人如此"苛刻"。古时有名言传世,"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管此"清"做清朝讲,还是做清官讲,都直接了当的说明了,当官来钱之容易!
而海瑞从县令开始当官,直达去世前做到"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官职,人间名号"海青天",监察天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副院长"。一生为官清廉,从无贪腐之事,推行"一条鞭法",严厉打击贪腐跟恶霸行径。晚年"尸谏"明神宗,要施行朱元璋的刑法,剥人皮装上草制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达八十贯判处绞刑的规定,以"暴法治贪",最终因诸多官员集体上书反对,而没能成功。
我认为,"以暴法治贪",完全可行,坚决支持!
海瑞晚年无子,几个子女纷纷早夭,去世后却"风光大葬",因家中无甚钱财,御史同僚们凑钱办丧,无数南京百姓罢市送葬,"灵柩"运回老家海南时,白衣白帽者站满海岸,祭奠哭拜者近百里,"孝子孝孙"无数。
为民大功者,不贪利。为国大功者,何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