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为什么写意花鸟画,要以竹兰梅菊为研习的基本功?

中国国粹书画艺术,讲究″书画同源",中国书法绘画传统的基础训练历来各有方法,并相辅相成。

书法中以永字为笔画的基本练习法,因为“永”字的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种笔法,基本包括了书法基础用笔的技巧。而中国画花鸟画的基础训练则通常以书法及梅、兰、竹、菊为入门方法。这不仅因为写意花卉的用笔方法最为接近书法用笔,而且梅、兰、竹、菊基本上又代表性地涵盖了所有卉画中的木本草本、花、叶、杆等笔墨表现方法形式,画好了梅兰竹菊的基础训练,再深入学习花鸟画也就一通百通了。

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随后既被人们称作“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赞圣人与君子高尚的品德。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脱俗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在中国人看来,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披霜傲雪,象征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兰花独处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征君子操守静雅,遗世独立; 竹子虚怀若谷,清逸正直,象征君子谦逊虚中,高风亮节;菊花在深秋绽放,顶风傲霜,坚韧倔强,象征君子隐逸世外,品格高洁。它们优秀的这些品性,千百年来怎么能不让人们为之倾慕所钟爱?

梅兰竹菊″四君子"在在国画笔法表现上,如梅花的枝干老若屈铁,展如篆籀;兰花的草叶若撇若捺,花如长点;竹子之杆圆若篆字,叶如啄挑;菊花叶片若榜书之浑点,勾花如隶书一波三折。可知梅兰竹菊与书法之间的联系真可谓同源也。从四君子入手开始练习时,首要是要理解并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并以书法用笔中的“欲左先右”、“欲纵先横”、“无垂不缩”,“无往不复”、“一波三折”等技法恰当地运用到画中。而对这四种花卉的造型训练,一是要多观察勤写生,二是要多临摹多思考。天地生万物、万物各有性灵,所以知其性方能绘其深。中国先贤们很早己深入地认识了梅、兰、竹、菊的本性,又将这四种花卉选作了花鸟画的基础训练对象可谓高明的智慧。在这四种花卉训练中,有"一世竹,半世兰"的说法,竹子与兰花最为难画。梅兰竹菊的训练中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以及一杆竹、一丛兰、一树梅、一朵菊,其实梅兰竹菊的训练如同书法的名碑帖一样,足够让我们用心研习上一辈子的了。

我是一人。其实我们现在学国画的青年人,有一些是用一张素描通过考试,然后在从零开始学国画的。

我们当代写意花鸟画,并不是以梅兰竹菊为基础,大部分学国画的基础都是素描,而且还要通过西方绘画的考试才能学习国画。

写意花鸟画,要以竹兰梅菊为研习的基本功。这个问题脱离了现实世界,我们现在现实如果你想要学习国画,那么你一定要学素描。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现在很多国画,完全没有练过书法。

学习国画和深入研究国画,一定要对书法有一定的了解。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学国画一定要对书法有一定的了解,至少要临写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书画同源”这个词很多人都说,书法和国画到底有多少的关联性,对于我们不要深究。书法和国画肯定是有关联的,这个毋庸置疑。

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说书法,竹兰梅菊有非常多的书法用笔,通常不说画竹子,一般都说写竹。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启功先生在当代是比较善于“写竹”的书法家,启功先生有很多竹子的画,尤其是”朱砂红竹“。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看到启功体和启功的竹图,书画确实是同源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什么不继续说其他三个君子,用毛笔画竹子和书法是最为密切的,相对来说是四君子中上手最简单的。

至于说写意花鸟,现在审美标准过于偏向西方绘画。不少人看着梵高的星空,疯狂的吹捧和追逐,但是看不下齐白石或者张大千的画。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更不要说写意花鸟,比如八大山人的画。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上图八大山人《涉事》,写意花鸟往往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不只是画梅兰竹菊作为基础,对我们的诗词歌赋书法都必须要有了解。

在我们古代,没有职业画家这个说法,某个人或许靠卖画为生了,但是他的志向绝对不是我要做个画家。这个在西方就不一样,西方世界一直有职业画家,而且较为规范。

一人有感

如果要像学国画,先要通过西方绘画的考试。目前这个方法看起来是最有效率的,因为西方绘画确实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教学流程。

西方绘画占了绝对的主流,这个是现状。书画同源我们就不要过于强求,现在国画专业的,梅兰竹菊画的人也不多。

写意花鸟画,要以竹兰梅菊为研习的基本功,还有对中华文化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9月3日沪。

大家对花文化有什么认识?

大家好,我是fodo,喜欢植物插花艺术,目前就职于园艺行业。很开心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花文化,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对花文化的看法和认识。
  1. 什么是花文化
  2. 花文化有什么作用
  3. 学习和体验花文化的途径?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1、什么是花文化?

就我个人的理解,花文化的概念非常的宽泛,总的来说,与花相关的一切文化活动都可以算做是花文化。包括以花为主题的诗词书画、民俗节日、展览展会和艺术设计等等。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花”非常热衷和推崇,这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多次体现。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就不下70种,多是开花植物,说明花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先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了

而从古至今,其他关于花卉的诗词歌赋、书法画作更是数不胜数了。关于这部分,大家可以去看看故宫博物院去年的“万紫千红——花木文化特展”(目前虽然已经闭展,但还可以在故宫***上查看到当时的图片资料,网址会贴在文末)。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花艺术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也一直传承至今,也涌现了不少关于插花论述的著作,以明代张谦德的《瓶花谱》和袁宏道的《瓶史》较为出名。到了宋代,插花更是成了“生活四艺”之一,无论男女都要学习插花。

花展花会从古至今也是非常的盛行,远在南宋《致富广集五记》里便记载都城“临安”每年都会举办“斗菊大会”,大家聚在一起赏花饮酒,还有大型花卉布置和杂技表演,好不热闹。现在,全国的各大公园和展会也会在每年举办“月季文化节”和“菊花文化节”,还有各种花卉展览,丰富人们的生活。

此外,还有花茶、花酒、花食、花浴和植物成分的化妆品等等,这些都算是花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2、花文化有什么作用?

花文化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里,我想提三个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是陶冶情操:学习花文化可以修养自我、治愈心灵,在享受美和创作的快乐种,给予人们精神层面的安慰。比如读到写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会告诉自己,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不管外部条件如何艰难,我也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努力的活下去,像竹子一般活得精彩。

二是借花传情:人们可以借花传递内心的情感,比如古人“折杨柳”表示依依惜别之情、“赠芍药”表达互相爱慕之意和“种萱草”为母亲缓解忧愁等等。而如今,人们也会在情人节赠送“玫瑰”表达爱意,教师节赠送花束表达感谢等等。

三是理解大自然和生命的规律: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与人类截然不同的而且比人类更为古老的生命形式,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护的。因此,我国古人便将“花”人格化,“接花为友、尊花如君、司花成神……”而现代,花不仅装点了我们的城市,更是我们精神的寄托,是我们与大自然对话的桥梁。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主要学什么 草书


3、学习和体验花文化的途径?

关于学习和体验花文化的途径,fodo这里有一些私藏的资料和经验与大家分享。祝愿大家可以在“花花世界”里自由畅游哦。

一是资料阅读和网址分享:
-《花与中国花文化》何小颜 著
-《诗经名物图解:美了千年 却被淡忘》细井徇 著
-中国文化研究院花文化专题网址:
中國花文化
-故宫博物院“万紫千红——花木文化特展”图片资料网址:
;is***installed=0

二是参观博物馆和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

爱逛博物馆的朋友,等到有机会时,可以去参观北京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宁波的中国插花艺术馆。这几个博物馆里面的资料都非常的系统,展览展陈也很用心,而且还免门票,无论是学习还是游玩都是比较不错的。
如果想要进一步体验的话,就可以报名一些花文化的讲座或者沙龙活动啦,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这些一般可能需要收个材料费什么的。

三是观看线上免费课程

现在也不方便出门,但是在各大直播平台上有很多厉害的花艺师都在直播,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先过一把瘾。

好啦,闲话就唠到这里,凌晨一点了,熬夜伤身,大家不要学我呀~欢迎大家来跟我一起探讨花文化呀,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云上花园】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teramandiri.com/post/74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