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养护施肥量计算公式,绿化养护施肥量计算公式表

园林什么时候施肥

园林树木的施肥时间,应根据树木生长的要求和天气状况等 灵活安排。合理的施肥时间能够使养分更好地被树木吸收利用, 更有效地发挥肥料作用。在生产上,施肥常分为基肥追肥两 大类。

基肥要早,追肥要巧。基肥是在较长时间内供给植物养分的基本肥料,一般使用长 效肥,如厩肥、堆肥饼肥和人粪尿等。 树木栽植前一般先施基肥, 厩肥和堆肥通常在整地前翻人土中或埋人栽植穴内,人粪尿或饼 肥一般在播种移植进行沟施或穴施,也可与一些无机肥料混 合施用

苗木生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为其施基肥,一般的 园林树木一年施基肥两次,春季秋季各一次。春季施基肥能为植 株提供生长所需的充足长效营养,并满足春季根系生长、发芽、开 和新梢生长的需要;秋季施肥应当早,避免树木枝梢徒长不利于 越冬防寒

北方一些地区,早秋一些植物正值根系生长高峰、有机 养分积累的时期,此时施基肥,能提高树体的营养储备和翌年早春 土壤中养分的及时供应,相比较而言早春施用效果欠佳。追肥是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而适时补充营养的施肥方法

追肥 一般用速效肥。追肥可以向土壤施肥,也可以根外施肥,可撒施、 沟施和结合灌溉施人等。 追肥要分时期,通常花前、花后及花芽分 化期要施追肥。对于观花、观果植物,花后追肥更为重要,多年生花卉分别在春季开始生长后、花前花后、秋季叶枯后施追肥(施厩 吧、堆肥)。

追肥要合理地使用氮、磷、钾肥。例如:花后幼果期施 氮肥过量或比例过大,容易造成大量落果;一二年生花卉幼苗期, 应主要追施氮肥,生长后期主要追施磷、钾肥。 追肥还要注意次 数,例如:多年生花丼追肥次数较少,一般3〜4次,初栽2〜3年的 园林树木,每年的生长期也要追肥1〜2次。

另外,还要考虑肥料 种类,硝态氮肥和尿素由于易淋失,最好在灌溉后或雨后土壤潮湿 时追施。

肥料的具体施用时间,应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而定,生产上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

(一)基肥的施用时期

基肥分为秋施和春施。秋施以秋分前后施入效果最好,此时正值根系又一次生长高峰,伤根后容易愈合,并可发新根;有机质腐烂分解的时间也较长,可及时为次年树木生长提供养分。春施基肥,如果有机质没有充分分解,肥效发挥较慢,早春不能供给根系吸收,到生长后期肥效才发挥作用,往往造成新梢的二次生长,对树木生长发育尤其是对花芽分化果实发育不利。

(二)追肥的施用时期

当树木需肥急迫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肥料,以满足树木生长发育需要。具体追肥时间与树种品种习性以及气候、树龄、用途等有关,要严格依据各生育时期的特点进行追肥,如对观花、观果树木,花芽分化期和花后的追肥比较重要。对大多数园林树木来说,一年中生长旺期的抽梢追肥是必不可少的。追肥次数,对于一般初栽2~3年内的花木、庭荫树、行道树以及重点观赏树种,每年有必要在生长期进行1~2次追肥。至于具体时期则须视情况合理安排,灵活掌握。树木有缺肥症状时可随时进行追肥。

1、在华北、少量多次,尽量少集中施肥,在生长期3-9月每次浇水都施肥比较好。如果省人工就集中在春夏季施肥,秋季注意少施肥或不施肥。施肥多容易导致植物受冻害。

2、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园林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树木根群分布广,吸收养料和水分全在须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树干

2、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树木,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臭椿、合欢等 根系浅的树木施肥宜较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3、有机肥料要充足发酵腐熟,切忌用生粪,且浓度宜稀,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不宜成块施用。

4、施肥后尤其是追化肥,必须及时适量灌水,使肥料渗入土内。

5、应选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施肥。阴雨天由于树根吸收水分慢,不但养分不易吸收,而肥分还会被雨水冲失,造成浪费。

6、沙地、坡地、岩石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要深些。

7、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所以浅施渗透到根系分布层内,被树木吸收 钾肥的移动性较差,磷肥的移动性更差,宜深施至根系分布最多处。

8、基肥因发挥肥效较慢应深施,追肥肥效较快,则宜浅施,供树木及时吸收。

9、叶面喷肥是通过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片,而后运送到各个器官,一般幼叶较老叶,叶背较叶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实际喷布时一定要把叶背喷匀,喷到,使之有利于树干吸收。

10、叶面喷肥要严格掌握浓度,以免烧伤叶片,最好在阴天或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施,以免气温高,溶液很快浓缩,影响喷肥或导致药害。

11、城镇园林绿化地施肥,在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时,应考虑到不影响市容卫生,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绿化养护施肥量计算公式,绿化养护施肥量计算公式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teramandiri.com/post/747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