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做地被的园林植物?
1. 常绿植物:如冬青、鼠李、垂柳等,具有覆盖性强、生长稳健的特点。
2. 多肉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适合干燥环境,生长速度较慢但可以长时间覆盖地面。
3. 地被花卉:如地毯菊、虎耳草、三色堇等,具有矮小的生长习性,适合铺盖在地面上形成覆盖层。
为什么园林植物要创新?
植物是园林造景的主体元素,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在园林种植设计中,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充分满足各类植物的生物科学特性,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生物科学特性及观赏性,在利用植物造景过程中。
偶尔违背传统栽植及管理方法,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全书理论体系相对完整,***用了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案例来解释和阐述相应的具体应用。本书内容分为概述、园林苗圃的建立、种实的生产、苗木的繁育技术、大庙的培育、苗木出圃、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园植物的种植养护管理等七个单元。
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1日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内容简介
本书文字简练,内容充实,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可操作性强。它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以及风景园林、观赏园艺、环境艺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园林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教材和园林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园林专业的设计方向和植物方向哪个好?
大方向上,设计比植物更能体现综合素质,也更能提供成长平台。
具体来说,植物方向是纵向深入的,围绕植物的生长习性、景观特色、搭配方式来深入,专注性更强。植物搭配是一个从有到有的过程,长期思维模式偏逻辑、理性。
设计方向是横向扩展的,涵盖了规划规范、人文美学、空间尺度、人体工程、材料、植物等等很多方面,发散性更强,涉及子类别更广。设计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长期思维模式偏发散、感性。
从接触面来说,设计方向的工作内容更有多样性,挑战性也更强,压力越大,自我成长必然更快。而且设计必然要有植物基础,并不对立,设计是骨架,植物就是丰富骨架的血肉。
所以,如果你是富有挑战精神的,建议设计方向。
一、“植物设计师”相关数据分析
目前从大数据获得的信息来看,“植物设计师”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市场需求在今年前9个月下降了52%,植物设计师需求量最大的是上海地区,其他地区需求,参照下表:
工资待遇2022年较2021年下降了10%,上海地区的薪资待遇最高,达到12K,其他地区参考下表:
学历要求以本科为主,占了一半,具体情况,参考下表:
植物设计师的经验要求,不限经验占比近一半。其他经验要求参考以下数据:
二、“植物设计师”具体专业能力分析(因为专业内容太多,我们只分析一部分):
在应聘“植物设计师”职位时,岗位职责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具有较强的种植设计水平,有较高的设计能力,对植物空间及植物设计手法有较好的领悟能力”,今天我就这个专业问题来聊聊(以下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只谈专业知识,不谈行业内幕):
1.植物种植设计:
【园冶】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对于植物设计来说,这句话是最高的评价。
我们进行的所有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包括植物设计,它们的设计内容都遵守一个原则,“由深入浅,由粗到细”。在植物种植设计的五个阶段:“任务书阶段;现状调研和分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其中,“现状调研”重点说一下,任何一个合理的的植物设计方案,一定是在对场地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于调研内容、方法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关于“植物空间”:
植物材料形成的空间一般是指由地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通过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进行植物设计就是从地面、立面、顶面上做文章,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边界”(这也是植物空间围合中,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块场地上,植物和其他构筑物一样,可以发挥构成、分隔、引导空间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立面树冠、树干的疏密程度和高低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也可以通过林荫绿地形成线状、面状的树丛来形成环境空间,还可以利用攀援类植物与建筑立面、围墙的结合,形成对空间的遮挡和阻隔,以增强空间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总之,合理利用植物丰富的造型与组合搭配,能够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
3.植物设计手法:
设计手法的知识很多,在这里我重点强调植物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在滨水空间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不要问为什么,问了就是我想讲。
植物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它分为动态植物空间和静态植物空间。动态植物景观空间为游客动态游览、行走经过的植物景观空间,它在有景可观时,应利用低矮的植物和树冠稀疏、树干高于人的视平线的乔木留出***线,满足游人观景的需求;在无景可赏或需要遮挡、引导游人视线时,应充分利用乔、灌、草搭配的作用;静态植物景观空间是为游人休憩、停留和观景等功能服务的一种稳定、具有较强围合性的植物空间,多结合亭、廊、榭等园林建筑,以及亲水平台和广场而存在。
提醒注意:静态空间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与动态空间相联系,并且,静态空间最好有最佳的观赏视线,有安静、安全的环境。
三、谈完了眼前的苟且,我们聊一聊诗和远方:
1.好的植物设计师可遇而不可求,其实我曾经对这个职位在中国的发展,会有很多的疑虑,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看到很好的教育培养体系,也没有看到真正学的很好的人,大部分设计院中植物设计岗位变成了一个附属的职位,这种现象多多少少会让人产生疑问,这个岗位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会怎样?
后来我遇到一位真正热爱植物设计的人,她跟我分享了很多她在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我看了她在大学期间临摹了很多的校园植物;我听她讲她和保安大哥斗智斗勇,临摹居住区植物的事情,她说得兴高***烈,我听得也很入迷,我能感到她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她也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植物设计这个岗位发展的疑虑,有热爱这个专业的人,有愿意为这个专业而努力的人,它会有好的未来。
2.介绍两位我喜欢的植物设计师
1.奈杰尔·邓内特(Nigel Dunnett):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主设计者之一,基于对美学的理解,通过减少草坪比例,增加花期长的植物,营建生态结构合理,可持续的植物群落。
这位先生提倡的低成本生态景观,可持续种植的模式,充分利用野生乡土植物等方面的理念,对于现代我国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詹姆斯·希契莫夫 James Hitchmough: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态景观专家之一,最权威的生态草本与木本植物群落和极干环境生态恢复的权威专家。开创了生态、美学、功能相结合的拟自然生态景观体系,发明了撒播建立复杂生态[_a***_]群落技术,为生态修复和生态景观营造领域开创了新的可能。
这位先生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景观的低维护要求,他遵循的不是纯自然,而是经过人工筛选而形成的自然参与与种间竞争后的人工群落,这种景观类型被称为——草甸式景观。他的理念在农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中,对我启发很大。
总之,写了许多的内容,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为更多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人,提供一些专业帮助。
以上观点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爱利丝景观设计
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植物设计师”还有生存的空间吗?